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西宁市科学技术局:http://www.ba-ican.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8/3/14 15:29:46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西宁市<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根据《西宁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重点部署,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领域布局,编制了2018年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现将2018年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须知
(一)申报说明
1.根据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自身需要,围绕科技计划功能定位,形成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民生科技专项四大类科技计划。本次指南针对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民生科技专项发布,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另行发布。
2.对于企业牵头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采用先立项后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 3.部分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类别的项目需提供查新报告,请申报单位在接到项目受理单位通知后按期提交。 
(二)申报程序
各申报单位应按照申报系统格式认真填写相关基本信息,严格按照管辖权限逐级进行网络申报、审核推荐。县(区)企事业单位由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网络审核推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各园区所属企业由各园区管委会经发局进行网络审核推荐。
(三)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是本市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运营时间达到一年以上;企业独立申报项目的,要求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申报项目的,应以企业为主体,与联合申报单位签有责权利明确的项目合作协议。
2.项目负责人在相关领域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或技术优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项目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3.申报单位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做到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
4.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享有良好信誉度,过去3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截止2017年底有应结未结和撤销项目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2018年度计划项目。
5.涉及环保要求项目,需提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材料。
(四)申报时限
本次项目集中申报时间为:2018年3月15日上午8:30至4月27日下午18:00,请各单位严格按规定时限完成提交工作,逾期将关闭申报系统不予受理。
二、申报方式
(一)各项目申报单位须通过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223.220.252.167:8018/)注册并登陆申报。项目申报材料经网上形式审查通过后,须在申报截止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由系统生成具有二维码并加盖公章的文本材料一式2份(含附件复印件)至项目受理单位。
(二)联系方式
1.项目监管处室:
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处     马艳萍  8230515
农村社会科技发展处     阿岩君  8230521
地址:西宁市城中区南关街43号市政府四楼
2.项目受理单位:
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     杨全芬  6131286 
            董 茹  6131286
地址:西宁市城东区祁连路45号(碧水外滩售楼中心五楼)
3.系统技术支持:     罗永康  6152636
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运行中可能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有待处理,敬请谅解,也希望各位用户能及时提出改进系统运行的意见建议,促进我们不断科学完善系统服务功能。

附件:1.2018年西宁市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申报指南
   2.2018年西宁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计划申报指南
   3.2018年西宁市民生科技专项计划申报指南


                 西宁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3月12日




附件1

2018年西宁市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申报指南

一、支持重点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原生物健康等重点领域,组织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应用转移,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围绕培育“点、极、带”增长格局,聚焦五大产业基地,瞄准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和千万千瓦级光伏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建设,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加强生态环保科研成果、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推进传统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化改造升级。
围绕农牧业全产业链,以特色种养殖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围绕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二、支持方向
(一)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光伏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支持晶硅材料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60μm金刚线切割、半片组件、P型PERC双面电池、N型单晶双面双玻等光伏组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支持智能晶硅材料生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管理及监控等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加强检测技术研究、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2.锂电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动力锂电池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优化镁基电池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失效锂离子电池多元素综合利用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加强锂电产业检测技术研究、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及配套智能制造装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锂电产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完整锂电产业链条。
(二)新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及应用
1.金属合金新材料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高品质特种钢等合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5微米电解铜箔、锂离子电池用铝箔、铝合金石油钻杆、空心钛锭等高效能产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支持交通、航空、民生等领域高性能轻量化合金材料的技术研究。
2.新材料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光纤芯棒烧结和延伸新工艺、蓝宝石晶体EFG导摸法双片长晶和180kg单晶炉生长产业化、超白压延玻璃生产工艺技术、高纯氧化铝光电、环保外形墙体、超高性能混凝土等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强产品检测技术研究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拓展应用领域。
(三)藏毯绒纺技术研究及应用
重点开展现代电子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在特色纺织及藏毯绒纺中的应用研究。攻克绒毛分梳、染色等关键技术;开展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和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主要开展地毯纱、机织藏毯、手工工艺地毯挂毯和精纺羊毛绒纱、高档面料、精纺类针织服装等生产技术优化。
(四)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重点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计算机集成、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和光机电一体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打造高档数控机床、铁路机床、工业机器人、专用车及乘用车、石油机械、节能环保装置等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五)中藏药研制与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1.中藏药开发与应用
创新传统中藏药、新型中藏药制剂、活性物质纯化萃取物等生产工艺技术,重点支持开发中藏药新产品、新剂型,支持利用羌活、秦艽、大黄、白刺、红景天、藏红花、冬虫夏草等特色药用资源开发生产新型中藏药品,拓宽中藏药应用范围。
2.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
依托沙棘、菊芋、枸杞、冬虫夏草、蕨麻、藜麦、青稞等青海特色生物资源,支持通过膜浓缩、分离纯化、冷冻干燥、纳米微囊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特色生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纯化及功能产品关键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攻克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产业化应用技术,提升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依托特色农畜自然资源,重点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广泛化的发展特点,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建立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七)生态环保与节能减排
重点开展余压利用、工艺节能、设备节能、电机系统节能研究,建立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绿色技术体系,推广先进节能、节水、节材、降耗新工艺、新技术,攻克推广工业废水处理、脱硫脱硝、固体废物处置、微滤、超滤、新生代膜材料等技术。
(八)现代农业
1.新品种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围绕我市马铃薯、蚕豆、青稞、饲草、蔬菜、生猪、肉牛羊、中藏药、苗木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开展新品种开发;引进新品种,通过选育、繁育,示范推广新品种。
2.新技术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针对我市农牧业生产技术实际水平,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动物疫病防治、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土壤改良等方面开展新技术开发,引进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引进、集成与示范推广,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 
3.新材料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围绕我市农牧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设施温室墙体材料、保温增温材料、骨架材料、农用物资以及其他农牧业生产必须的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应用。
4.新机械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针对我市土地和土壤现状,开展复式整地、定量施肥、精量播种、高速覆膜、高效施药、集成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示范,研发轻便型、轻简化、本土化、组合式中小型配套农机装备,特别是适于山地和小块地操作的马铃薯、油菜、蚕豆、青稞等作物的联合收获机械。
5.新成果认定及转移转化
围绕我市农牧业生产实际需求,对历年已取得但尚未转移转化的农牧业科技成果结合实际进行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6.农业信息化开发及应用
重点支持农业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及专家系统开发,农业智能生产决策、管理、监测技术集成示范,农业信息化服务示范。
7.中藏药材繁育种植基地建设
建设中藏药材优质种子种植繁育基地;建设中藏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中藏药材收购加工原料,销售市场及原料仓储等。优先支持辐射或带动脱贫攻坚项目。 8.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融合农业生产、生态保护、食品安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循环现代都市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三、支持方式
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原则上采取后补助方式进行支持。项目立项后,由企业先行投入资金,进行项目研发,项目完成并取得成果,经绩效考核和研发投入评审确定后,给予补助。
四、项目管理处室联系方式
1.支持方向1-7 
管理处室: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处
  联 系 人:马艳萍 马海玲  蒋汉元
联系电话:0971-8230515
2.支持方向 8
管理处室:农村社会科技发展处
  联 系 人:阿岩君 迟 昊
  联系电话:0971-8230521

附件2

2018年西宁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计划申报指南

一、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营服务。
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通过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框架确定,并对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
二、支持方向
(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作用,重点支持央企、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国家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大学、省级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西宁设立研发机构,重点在锂电、光伏、铝镁合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建设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
(二)西宁科技大市场建设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盘活现有科技资源,建立“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的科技大市场,支持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科技资源的开放整合与高效利用,为西宁地区乃至全省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科技服务。
(三)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建设
围绕加快科技合作交流,依托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西宁?浦东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跨区域科技合作,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与上海浦东、南京、北京中关村等重点地区建立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重点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区域融合互动发展。
三、支持方式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补或后补助奖励方式进行支持。
四、项目管理处室联系方式
管理处室: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处
  联 系 人:马艳萍 马海玲  蒋汉元 
  联系电话:0971-8230515
  

附件3

2018年西宁市民生科技专项计划申报指南

一、支持重点
围绕科技精准扶贫工作,鼓励和支持科技“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投身优势特色产业,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的支撑作用。
围绕民生科技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医疗与健康、智能交通等民生项目,解决群众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问题。
二、支持方向
(一)科技惠民
1.科技精准扶贫
支持在贫困乡村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牛羊养殖、林下产业、优质牧草、中藏药种植和太阳能节能等实用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农业创新示范建设,有针对性地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推动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脱贫的支撑作用。
2.医疗卫生技术防治与示范
重点支持开展西宁地区高原性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临床诊治新技术及预防措施研究;重大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治诊疗技术和临床方案的优化及规范化研究;开展临床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开展多学科综合诊治及预防模式的建立;引进国内先进医疗技术和手段在本地区成功示范和应用,开展安全、有效、低成本、适宜基层推广的临床技术研究,促进我市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支持医疗卫生指导性科研项目,鼓励市级医疗机构大力开展医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水平。
3.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开展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4.社会服务技术集成应用
支持在教育、文化、公共安全、消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消防、地震、气象、生物等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先进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可复制模式技术集成应用,以信息化技术推进社区管理,开展智能化管理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推动智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综合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及应急处理能力。
5.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
支持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报报警、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污染监测大数据收集、挖掘和利用。开展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污染控制等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体系。开展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支持西宁市大气污染深度综合治理。开展水源地保护、大型水库等区域及周边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海绵城市成套示范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工业与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工艺设备与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城市生活餐厨垃圾无害化分散处理与应用,加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约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支持各企业开展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改造与应用,减少对本地区环境的污染。
(二)创新创业及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
支持优秀科技特派员实施具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优势的创业链项目,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展星火培训,重点支持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实用人才培养。
2.创新创业
支持我市优势学科、行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团队,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支持法人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型农业合作社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三、支持方式
民生科技专项原则上采取直补方式进行支持。
四、项目管理处室联系方式
管理处室:农村社会科技发展处
  联 系 人:阿岩君 迟 昊 
  联系电话:0971-8230521